前言:本文章基本上就是这篇文章的翻译、校对、改动、注释版本(
非常感谢其作者!
众所周知,北朝鲜开发过一个基于 Fedora 11 的有趣的 Linux 发行版,被称作“붉은별”,英语为“Red Star”,或可翻译为“红星”。
它使用重度魔改过的 KDE3 作为预置桌面环境,并且整个系统都有大量模(chao)仿(xi) Mac OS X 的较老(差不多 Snow Leapord 左右?)版本。
尽管它显然没什么实用价值,但它仍然是一个有趣并且值得瞎玩一番的玩意。
安装
我尝试过很多我这里的实体机,但是似乎没一个我这里的实体机可以引导其安装盘。建议不要折腾实体机安装(没必要而且麻烦),用虚拟机就好。
安装程序的话,显然它是不会给我们中文的——准确来说就连英语也没有图形界面来让你配置。不过安装过程不难,看不懂也基本可以过。
唯一需要注意的是,在默认情况下,它将网络配置为 “静态 IP”。
你或许想将它改成 “DHCP” 以自动获取 IP 地址,并且设置一个快速的 DNS 服务器(例如,腾讯的DNS服务器)。
以及在安装的最后一个屏幕上,左面有一个不起眼的自定义安装按钮,它可以让你自由的配置安装什么组件。
使用它打开所有选项,即安装 RedStar OS 的所有额外组件,例如开发工具和 Windows 兼容层等。
英语翻译
当然,这个 Setup 程序事实上隐藏着英语翻译,并且可以用这两种方式被激活:
方式 1:
当机器启动后,立刻重复的按 Esc 键,直到屏幕变成纯黑色配以一个闪烁的光标。
现在输入linux lang=en
,内容不显示在屏幕上是正常现象。输入完毕后按下 Enter 引导,若无意外你就已经得到英语的Setup了——至少比朝鲜语好对吧?
方式 2:
硬核修改 ISO 档案。
你需要修改 (iso)/isolinux/isolinux.cfg
文本档案。
将里面的 lang=ko
替换成 lang=en
即可。
有一些标题没翻译,因为他们其实是图片而非文本,这应该无伤大雅。
当然,改动安装程序的语言不会同时应用到安装完毕的系统中,不过我们很快就修复它。
取得 root 访问权
默认情况下,RedStar OS 并不给你 root 用户的访问权,你所使用的用户也并非 sudoer。
不过它有一个隐藏的工具,你可以用其得到 root 用户访问权。
当然,你需要在终端中运行它。这不难,你需要:
- 点击 Dock 上的 应用程序 文件夹。
- 进入第四个文件夹图标(英语环境里叫AppLink)。
- 进入那个图标是锤子和扳手的文件夹。
- 打开终端。
然后就是大家熟悉的 BASH 了。运行 “rootsetting
”指令即可。
如下图,第一步,点击那把锁,输入你设置的密码。
第二步,勾选那个勾选框,设置 root 密码。
优化
我基于 这个 项目魔改了一个脚本,可以实现自动化设置英语,连接互联网,以及破除掉其预置的各种限制、审查、反病毒程序等。
你需要想点办法(最硬核的例如U盘)把这个脚本扔到你的 RedStar OS 系统中并以 root 运行,之后就完事。
Naenara “我的国家”浏览器
RedStar OS 预装一个被称为 “Naenara“ 的浏览器,是 Firefox 3.5 的魔改版本。
它是朝鲜语的,但是朝鲜语只是通过一个浏览器插件实现的,你可以很轻易的禁用它。
- 点击倒数第二个菜单的第三项。
- 在新打开的窗口里点击倒数第二个标签页。
- 找到插件,点击左面的按钮禁用它。
- 点击黄条上的按钮重启浏览器。
其他
- 根据文件的修改时间信息,这个版本的 Red Star 最早约是 2013 年 6 月发布的。
- 该光盘里面有一个名为
install.exe
的 Windows 可执行文件,该文件显示带有两个按钮的窗口。左边的点开就报错,右边的关闭窗口。 - 英文翻译出奇的好。有一种怀疑是,所有英文文本其实都是直接从 Mac OS X 中扒出来的。
更换为 186526 制作的 Blue Star 内核(STILL WRITING..)
大佬 186526 给 Red Star 编译了一款 5.10 内核,我们称它为 BlueStar Project.
它仍然在测试状态并且可能含有未知的问题,但已确定可以正常使用。
请自我的网站下载 linux-5.10.47-bluestar-project-x86.tar.xz,传输到 Red Star 中,然后打开 Red Star 的终端。
然后输入 tar xaf linux-5.10.47-bluestar-project-x86.tar.xz
,这将解压它并在当前目录创建 boot 和 lib。
确保文件没有问题后,切换到 root,执行:
cp -r ./lib/modules/* /lib/modules/
cp -r ./boot/* /boot/
这将把文件移动到正确的位置。
然后执行 mkinitrd /boot/initramfs-5.10.47-bluestar-project.img 5.10.47-bluestar-project
,这将为新的内核生成 Initrd。
之后编辑 /boot/grub/grub.conf,依照实际情况编写。
这是我的配置,可供参考。
完成后保存配置重启,选择新的启动项。
请注意,更换内核后,登录屏幕将不再可用。你需要在命令行登录,输入 startx 开启桌面。